日期:2015-12-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秸秆禁烧, 少一些“城市思维”(人民时评)
秋意渐浓,忧虑空气质量的时間窗口又开启了。据环保部18日通报,近两周在20个省份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点862个,比去年同期增長6.68%。这一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,反映出嚴峻的污染防控形势,也让秸秆焚烧问题再度进入公共议程。
秸秆焚烧绝非新话题。無论政府机构、专业人士,还是媒体、公众,對其危害性以及治理难度,都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。近年來,“禁烧令”的执行与督查越发嚴格,农民私烧秸秆会被罚款甚至拘留。秋收时节,一些基层干部在田埂上安营扎寨,昼夜嚴防死守。另一方面,国家围绕税收、补贴、电价等陆续出台优惠措施,各级财政不断增加投入,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。“堵”“疏”结合,为何依然难阻农民点一把火?
说到底,还是个“利”字。过去,作为重要燃料,农作物秸秆是舍不得扔的宝贝。如今,农村逐步“电气化”,秸秆失去用武之地,从资源变身“垃圾”。“付之一炬”,既省力也能提升土壤肥力,可谓最便捷、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。
站在农民兄弟的角度,现实中的不少政策支持、优惠措施、先进技术,更多还只是“看上去很美”。在农村劳动力净流出、农村逐步空心化的当下,种地不易,净收益本身就不高,如果一亩地还得额外花费成本去履行环保责任,确乎难以接受。难怪,当有干部发出“为什么一亩补贴20元你还烧”的疑问时,农民的回答令人深思:“我再给你20元,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?”
有研究表明,秸秆焚烧對雾霾的“贡献率”约4%,在特定时段,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。同在一片蓝天下,城市居民渴望清洁空气,因焚烧带來的环境污染亟待治理。但同时,农村群众也需要生存和发展,他们的利益也应得到重视。然而,目前处理秸秆的实际成本,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由农民自己去承担。因此,破解秸秆禁烧难题,理应带入这样的城乡二元语境。
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”。焚烧秸秆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,解决它,也应將其置于农村现代化的宏阔视野中,需要保有过程意识,不能延用“秸秆时,类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却存在短板。
从这个意義出发,治理焚烧秸秆是一项系统工程。“一禁了之”無法治本,必须正视利益差别。多从技术、补贴上做文章,有步骤地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,是不是比强制命令更有效?如果秸秆焚烧一时难以禁绝,结合天气情况有组织地分批焚烧,是不是可以暂时缓解雾霾之困?真正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,有针對性地、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解决,才是破解秸秆禁烧窘境的正确之道。
小小秸秆,映照着大问题。古人云,“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”。今天,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,有些做法,在“利民”与“厉民”之間,已经难言泾渭分明。正因此,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、实施,不论看起來多小,都是對治理智慧与能力的检验。